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详解

洪楷 阅读:58 2024-11-06 08:01:28 评论:0

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通过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来帮助企业实现目标,本文将围绕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、重要性以及实际应用,通过一系列试题及其详细解答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的核心知识。

选择题

1. 下列哪一项不是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?

A. 提供财务报表

B. 支持决策制定

C. 控制成本

D. 评估业绩

答案:A. 提供财务报表

解析: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,包括支持决策制定、控制成本和评估业绩,而提供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责。

2. 下列哪一项是成本动因的例子?

A. 直接材料成本

B. 生产工时

C. 销售收入

D. 利润

答案:B. 生产工时

解析: 成本动因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,例如生产工时、机器小时等,直接材料成本是成本的一部分,而不是成本动因,销售收入和利润则是财务指标,与成本动因无关。

3. 下列哪一项是作业成本法(ABC)的优点?

A. 简化成本计算

B. 减少管理费用

C. 更准确地分配间接成本

D. 提高产品价格

答案:C. 更准确地分配间接成本

解析: 作业成本法(ABC)通过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上,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,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成本结构,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驱动因素,优化资源分配。

4. 下列哪一项是固定成本的特点?

A. 随产量变化而变化

B. 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

C. 可以在短期内调整

D. 与销售量成正比

答案:B. 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

解析: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,例如租金、折旧等,变动成本则随产量变化而变化,如直接材料成本。

5. 下列哪一项是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目的?

A. 简化成本核算

B. 降低生产成本

C. 提供决策支持

D. 评估和控制成本

答案:D. 评估和控制成本

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详解

解析: 标准成本制度通过设定标准成本,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,从而评估和控制成本,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成本偏差,采取措施进行改进。

简答题

1.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?

答案:

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都属于会计学的范畴,但它们的目标、受众和方法有所不同:

目标不同: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,帮助他们制定战略、控制成本和评估业绩,而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编制财务报表,向外部利益相关者(如股东、债权人等)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。

受众不同:管理会计的信息主要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者,如总经理、部门经理等,而财务会计的信息主要面向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,如股东、债权人、税务机关等。

方法不同:管理会计采用的方法更加灵活多样,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需要定制不同的报告和分析工具,而财务会计则遵循严格的会计准则和法规,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。

2. 什么是边际贡献?如何计算边际贡献?

答案:

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,它反映了每单位产品或服务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,边际贡献的计算公式如下:

\[ \text{边际贡献} = \text{销售收入} - \text{变动成本} \]

假设某产品的售价为100元,变动成本为60元,则该产品的边际贡献为:

\[ \text{边际贡献} = 100 - 60 = 40 \text{元} \]

边际贡献越高,表明产品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越大,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。

3.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?它的主要应用有哪些?

答案:

本量利分析(Cost-Volume-Profit Analysis, CVP)是一种分析方法,用于研究企业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、销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,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盈亏平衡点、目标利润点等关键指标,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

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应用包括:

盈亏平衡分析:确定企业在不亏损的情况下所需的最低销量。

目标利润分析:确定企业在达到某一目标利润时所需的销量。

敏感性分析:研究不同变量(如售价、成本、销量等)的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。

定价策略: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,以最大化利润。

4.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(ABC)?它与传统成本法有何不同?

答案:

作业成本法(Activity-Based Costing, ABC)是一种成本分配方法,它通过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上,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,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成本结构,与传统成本法相比,作业成本法具有以下不同之处:

成本动因:传统成本法通常使用单一的成本动因(如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),而作业成本法则使用多个成本动因,更准确地反映成本驱动因素。

成本分配:传统成本法将间接成本按比例分配到所有产品或服务上,而作业成本法则根据各产品或服务对作业的消耗情况分配成本,更加精细和准确。

适用范围:传统成本法适用于简单的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,而作业成本法则适用于复杂的产品结构和多样的生产过程,尤其是在制造和服务行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。

5. 什么是预算控制?它的主要步骤有哪些?

答案:

预算控制是指通过编制和执行预算,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计划、监控和调整的过程,预算控制的主要步骤包括:

预算编制: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,编制详细的预算,包括销售预算、生产预算、成本预算、现金预算等。

预算执行: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各项经营活动,确保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。

预算监控:定期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监控,与预算进行对比,分析偏差原因。

预算调整:根据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,对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,以适应新的情况。

绩效评估: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估,奖惩分明,激励员工积极性。

案例分析题

案例背景:

某制造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,以下是相关数据:

产品A

- 售价:100元/件

- 直接材料成本:30元/件

- 直接人工成本:20元/件

- 机器小时:2小时/件

产品B

- 售价:150元/件

- 直接材料成本:50元/件

- 直接人工成本:30元/件

- 机器小时:3小时/件

固定成本:每月50,000元

变动制造费用:每机器小时10元

变动销售费用:每件10元

问题:

1、计算产品A和产品B的边际贡献。

2、假设企业每月的生产能力为1,000台机器小时,如何分配生产时间才能使总利润最大化?

答案:

1、计算产品A和产品B的边际贡献

产品A

- 单位变动成本 = 直接材料成本 + 直接人工成本 + 变动制造费用 + 变动销售费用

- 单位变动成本 = 30 + 20 + (2 × 10) + 10 = 70元

- 边际贡献 = 售价 - 单位变动成本

- 边际贡献 = 100 - 70 = 30元/件

产品B

- 单位变动成本 = 直接材料成本 + 直接人工成本 + 变动制造费用 + 变动销售费用

- 单位变动成本 = 50 + 30 + (3 × 10) + 10 = 90元

- 边际贡献 = 售价 - 单位变动成本

- 边际贡献 = 150 - 90 = 60元/件

2、如何分配生产时间才能使总利润最大化

计算每台机器小时的边际贡献

- 产品A:每台机器小时的边际贡献 = 30 / 2 = 15元

- 产品B:每台机器小时的边际贡献 =

搜索
排行榜
最近发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